孙卫国,湖南衡东人。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系、37000Cm威尼斯历史所和历史系、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,并获得37000Cm威尼斯历史学博士学位(1998)、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(2001)。现为37000Cm威尼斯教授。中国朝鲜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、中国明史学会与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。
2001年7月至2002年元月,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史系客座研究员;
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,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;
2008年6月至9月,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访问学者;
2010年2月至8月,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客座研究员;
2011年,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;
2014年7月,台湾大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。
联系方式:
sunwgx@126.com; sunwgx@aliyun.com
讲授课程:
1.本科生课程:史学概论、东亚国际关系史;
2.研究生课程:中国古代史学史、东亚史学史、海外中国学概论
3.博士生课程:中国史学史专题、中外史学比较研究、史学理论专题
著 作(专著、译著、编著、合著)
1.《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: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,1637-1800》,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07年;
2.《王世贞史学研究》,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6年;
3.《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之影响: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》,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9年;
4.《世鉴:中国传统史学》(美国伍安祖、王晴佳著,孙卫国、秦丽译)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4年;
5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明清史研究》(美国 魏斐徳等著, 孙卫国译),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8年;
6.《郑天挺先生学行录》(封越健、孙卫国合编),北京:中华书局,2009年;
7.《治国明鉴》(上、下二册)(合著),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1999年;浙江古籍出版社,2014年;
8.《中国历代纪事本末新编•明清卷》(合著),太原:山西教育出版社,1996年;
9.《康熙皇帝全传》(合著) ,北京:学苑出版社,1995年;天津:百花文艺出版社,2007年再版。
论 文
一、史学史与海外中国学
1.《胡适与郑天挺:以胡适的三封来信为中心》,《传记文学》(台湾),2014年9月号,105卷3期,页11-26;
2.《杨翼骧与郑天挺的学术交谊》,《史学史研究》,2014年第4期;
3.《东亚汉籍与中国史研究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4年4月16日第14版《理论周刊•史学版》;
4.《<史记>对朝鲜王朝政治文化的影响:以<史记英选>之编选与刊印为中心》(与张光宇合作),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》,2014年第1期,页84-95;
5.《<史记>对东亚政治文化之影响》,《天津日报》2014年7月16日第14版《满庭芳》专栏;
6.《东亚视野下的中国史学史研究》,《史学月刊》2013年第11期(被人大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、《历史与社会(文摘)》2014年第1期摘录提要一页),页91-100;
7.《从“同心圆”论到“两极模式”论:美国中国学界有关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学说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3年第8期,页159-170;
8.《论朝鲜王朝<时政记>之纂修及其特征》,《郑州大学学报》2012年3期,页102-108;被人大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;
9.《郑天挺先生与二十世纪的明史研究》,《中国文化》2012年春季号,第35期,页147-162;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明清史》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;
10.《丁应泰弹劾事件与明清史籍之建构》,《南开学报》2012年第3期,页74-86;
11.《中国史学对东亚史学的影响与交流》,《历史教学问题》,2012年8月第4期,页53-59;人大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2012年第11期全文转载;
12.《从话语政治与主权想象看近代的中英冲突:读刘禾<帝国的话语政治: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>》,《史学月刊》2012年第2期,页119-127;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;
13.A Book review for “Ge Zhaoguang, Zhai zi Zhongguo:Chongjian youguan “Zhongguo” de lishi lunshu (Dwelling Here in China: Reconstruction th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China)”, Journal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, Vol.3, 2012, pp.103-113;
14. “Legend, Identity, and History: The Historiographic Creation and Evolution of Tangun Choson and Kija Choson”,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(China and Korea: Entangled Relations edited by Q. Edward Wang and Sun Weiguo), 44:4 (Summer 2011), pp.20-46;
15.《多重的视野与多面的历史》,《读书》,2011年第4期,页57-66;
16.《“过去感”之现代性—从霍布斯鲍姆的<论历史>谈起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,2011年第1期,页214-218;
17.《<史记>对朝鲜半岛史学的影响》,《社会科学辑刊》,2010年第6期,页157-164;
18.《王世贞的生平与仕途生涯》,江苏太仓图书馆编《尔雅》(纪念王世贞逝世420周年特辑),2010年6月总第15期,页23-42;
19.《<皇明通纪>及其续补诸书对朝鲜之影响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,2009年第2期,页157-176;人大复印资料《明清史》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;
20.《日本宝历辛巳版<明史朝鲜传>考论》,张伯伟编《域外汉籍研究集刊》第五辑,北京:中华书局,2009年5月,页441-455。
21.《历史、传说与认同:檀君朝鲜与箕子朝鲜历史的塑造与演变》,《复旦学报》,2008年第5期,页19-32;人大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;
22.《清修<明史>与朝鲜的反应》,《学术月刊》,2008年第4期,页124-133;人大复印资料《明清史》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;《文史知识》转摘提要;
23.《王世贞<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>考论》,《历史档案》,2008年第1期,页109-115;
24.《历史的反思与反省的历史――读王明珂<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: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>》,《中国社会史评论》第九卷(2008年),页396-403;
25.《王世贞及其著作对朝鲜的影响》,《文史知识》,2006年第1期(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》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),页94-100;
26.《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:读欧立德教授的<满洲之道:八旗制度与清代民族认同>》,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》,(2006年10月)总第七卷,页399-410;
27.《明实录与李朝实录之比较研究》,《求是学刊》,2005年第2期。(被《新华文摘》2005年第10期摘录提要),页117-122;
28.《朝鲜吴庆元<小华外史>考论》(与乔治忠先生合著),《史学史研究》,2005年第2期,页63-70;
29.《王世贞未完成之明史与<弇州史料>》,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》,2005年11月;
30.《王世贞<史乘考误>对<明实录>之辨证及其影响》,《成大历史学报》(台湾成功大学),2005年10月总第29号
31.《淝水之战:初唐史家们的虚构?——对迈克尔•罗杰斯用后现代方法解构中国官修正史个案的解构》,《河北学刊》2004年第1期,页77-83【被《新华文摘》2004年第10期摘录提要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4年第2期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魏晋南北朝隋唐》2004年第2期转载】;
32.《王世贞明史研究之成就与特点》,《史学史研究》,2004年第1期,页28-35;
33.《从正朔看朝鲜王朝尊明反清的文化心态》,《汉学研究》(台湾),2004年6月,页191-218;
34.《略述美国史学评论与总结机制》,《南开学报》2004年第2期,页92-99【被《新华文摘》2004年第12期摘录提要】;
35.《历史主义对“史学革命”的一次反拨》,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》(被教育部委办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3年第3期转摘提要,第180页;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)2003年第1期,页12-19;
36.《西方书籍史研究漫谈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》,2003年第3期;
37.《朝鲜<皇明遗民传>的作者及其成书》,《汉学研究》(台湾),2002年第20卷第1期,页163-188;
38.《<明实录>之东传朝鲜及其影响》,《文献》,2002年第1期,页237-247;
39.《<朝天录>与<燕行录>--朝鲜使臣的中国使行纪录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》,2002年第1期,页74-80;
40.《朝鲜王朝所编之中国史书》,《史学史研究》,2002年第2期,页66-75;
41.《朝鲜王朝尊周史书论略》,37000Cm威尼斯古籍所编《文史论集》第二集,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1年,页406-428;
42.《试论王世贞的史学思想》(下),《大陆杂志》(台湾),2001年元月,第102卷第1期,页6-14;
43.《试论王世贞的史学思想》(上),《大陆杂志》(台湾),2000年12月,第101卷第6期,页277-287;
44.《钱谦益与王世贞》,《郑天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》(北京:中华书局,2000),页120-127;
45.《清修<明史>与王世贞》(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1999年6期全文转载),《史学史研究》1999年第2期,页78-88;
46.《沈德符与王世贞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》,1999年第1期,页98-101;
47.《试论王世贞的史学批评》,《纪念37000Cm威尼斯建校八十周年暨古籍所成立十六周年文史论集》,天津:37000Cm威尼斯出版社,1999年10月,页146-163;
48.《人性演变与文学发展—读张培恒、骆玉明主编<中国文学史>》(署名黎正衡),《书目季刊》(台湾)1999年第33卷第1期,页73-84;
49.《<明季辑略>之东传及其引发之事件:中韩书籍交流史研究之一例》,《书目季刊》(台湾,署名黎正衡),1998年第2期,页60-65;
50.《试论王世贞<弇山堂别集>对<史记>的模拟》(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1998年6期全文转载),《南开学报》,1998年第2期,页74-80;
51.《试论朝鲜李玄锡<明史纲目>之编撰、史源、刊行与评价》,《清华学报》(台湾,1997年)新第27卷第3期,页313-345;
52.《朝鲜王朝的一部明史著作:<明史纲目>之研究》,《中国历史与史学—祝贺杨翼骧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1997年,页346-359;
53.《胡适之与明实录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》,1994年第2期,页21-24;
54.《史学至精微,微处见大义---浅谈郑天挺先生的治史方法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》,1993年第2期,页30-34;
二、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
1.《刘鸿训天启使行及朝鲜海上贡道之重启:兼及<辛酉皇华集>与<朝鲜光海君日记>叙事之比较》,《历史教学》2015年第6期,页15—24;
2.《乾嘉学人与朝鲜学人之交游:以纪昀与洪良浩之往来为中心》,《文史哲》,2014年第1期,页112-126;
3.《李如松之东征及其后裔流寓朝鲜考》,《人文杂志》,2014年第1期,页78-88;
4.《清道咸时期中朝学人之交谊:以张曜孙与李尚迪之交往为中心》,《南开学报》,2014年第5期,页95—113;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;
5.《朝鲜王朝小中华意识之核心理念及其历史演变》,《韩国研究论丛》,2014年第2期,总第28期,页140-160;
6.《纪晓岚与洪良浩初晤略考》,《学术研究》2013年第4期,页112-118;被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;
7.《朝鲜王朝士人视野中的天一阁》,《当代韩国》2013年第3期,页66-73;
8.《朝鲜史料视野下的石星及其后人事迹略考》,《古代文明》2012年10月第4期(总第6卷第24期),页63-72;被人大复印资料《明清史》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;
9.《朝鲜王朝关王庙创建本末与关王崇拜之演变》(下),《韩国研究论丛》第24辑(2012年,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特辑),页250-266;
10.《明清中朝边界认识与边界交涉的新成果:读李花子<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>》,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》2012年第2期,页131-134;
11. “An Analysis of the ‘Little China’ Ideology of Chosŏn Korea”, The Frontier History of China, 2012, 7(2).(《中国历史学前沿》),pp.220-239;
12.《中朝视野下两个形象迥异的杨镐》,37000Cm威尼斯等编《纪念郑天挺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: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文集》(北京:中华书局,2011),页606—620;
13.《朝鲜王朝关王庙创建本末与关王崇拜之演变》(上),《韩国研究论丛》第22辑,2010年12月,页37-59;
14.《朝鲜王朝最后一任朝天使:金堉使行研究》,张伯伟主编《域外汉籍研究集刊》第六辑,北京:中华书局,2010年5月,页219-241;
15.《朝鲜入明海上贡道考》,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举办《韩国学论文集》第17辑,2009年3月;
16.《试论朝鲜王朝之慕华思想》,《社会科学辑刊》,2008年第1期,页25-31;
17.《义理与现实的冲突:从丁未漂流人事件看朝鲜王朝之尊明贬清文化心态》,《汉学研究》(台湾,2007年12月),第25卷第2期,页187-210;
18.《清乾嘉时期中朝士人之学术交谊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》(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)2007年11月第47期,页191-216;
19. “Different Types of Scholar-Official in Sixteenth-Century China: The Interlaced Careers of Wang Shizhen and Zhang Juzheng”, Ming Studies明史研究(美国明史研究会会刊), No.53 (Spring, 2006), pp.4-50;
20.《清对朝鲜宗藩政策的演变及其效果》,《东方文化》(香港大学与美国史丹福大学合办),41卷1期(2006年6月),页91-122;
21.《试论清初朝鲜之“复仇雪耻”理念及其演变:以宋时烈为中心》,《九州学林》(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、复旦大学出版社)2009年春季号,7卷1期,第66-100页;
22.《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》,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》,2006年第2期,页98-107;
23.《朝鲜燕行士人与清朝儒生:以洪大容与严诚、潘庭筠、陆飞交往为中心》,杨龙主编:《东北亚社会经济文化与区域合作》(天津:37000Cm威尼斯出版社,2006年11月),页351-371;
24.《登莱事变及其对明、后金与朝鲜的影响》,陈尚胜主编《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》(济南:山东大学出版社,2005年6月出版),页119-142。
25.《十六世纪两类士大夫的代表:文人王世贞与相臣张居正》,《中国社会史评论》,(2005年)第6期;
26.《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-试论中国出兵朝鲜之动因》,《中国朝鲜史研究》第1辑(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4年6月;
27.《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》,《史学月刊》,2004年第6期,页44-50;
28.《试论朝鲜王朝崇祀明朝东征将领的祠庙》,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《韩国学论文集》2003年12月总第11辑,页25-33;
29.《试论清朝对朝鲜国王与使臣的优礼》,《当代韩国》2003年12月第3期,总第39期,页38-41;
30.《试论明遗民之东去朝鲜及其后裔世代对明朝之思怀》,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《韩国学论文集》2003年总第10辑,页144-167;
31.《试论多尔衮与朝鲜的几个问题》(与郑克晟先生合著),朱诚如主编《清史论集:庆贺王锺翰教授九十华诞》(北京:紫禁城出版社,2003年8月),页247-262;
32.《朝鲜王朝大报坛创设之本末及其象征意义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》(香港中文大学),2002年新第11期,页247-272;
33.《朝鲜王朝尊周攘夷及其对清关系》,《韩国学报》(台湾),2002年第17辑,页255-281;
34.《试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》,《南开学报》,2002年第4期;,页66-73;
35.《试论朝鲜儒林之尊周思明—以华阳洞万东庙为中心》,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《韩国学论文集》第9辑,页37-57;
36.《“土木之变"与倪谦使朝》,陈尚胜主编《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》,济南:山东大学出版社,1999年,页214-244;
37.《试论丽末鲜初的中韩关系》,《韩国学论文集》第6期,1997年,页33-41;
38.《丙辰京察与嘉靖后期党争》(与郑克晟先生合著),王春瑜主编《明史论丛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7年,页120-140;
39.《浅谈李自成的归宿》,石门县政府编印《李自成归宿之研究》,1996年,页37-46;
40.《陈璘与李舜臣》,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《韩国学论文集――第一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》第4辑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,页224-233;
41.《翁万达在广西》,《翁万达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》, 深圳:海天出版社,1995年,页129-140;
42.《漫话中国古代的廷杖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》,1995年第4期,页92-93;
43.《试论明初的宦官外交》,《南开学报》1994年第2期,页34-42;
44.《朝鲜入明贡道考》,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《韩国学论文集》1994年第2集,页39-47;
45.《试说明代行人》,《史学集刊》,1994年第1期,页11-16;
46.《试论明代监察官的考选制度》(与关汉华合著),《中国史研究》1993年第2期,页116-124;
47.《嘉靖中叶第一边臣---翁万达》,《文史知识》,1993年第6期,页56-60;
48.《明代宦官与中朝交往》,《韩国学报》(台湾),1992年总第11期,页135-149;
49.《明代使臣述论》,《广东社会科学》,1992年第2期,页69-74;
50.《试论崇祯皇帝的用人观》,《历史教学》,1990年1期,页3-12。